
姓名:胡超 学位:经济学博士 职称:教授
硕士生导师、博士生导师、博士后合作导师
大数据与商业分析
国际商务

胡超(1981-),汉族,湖北钟祥人,广西民族大学教授,经济学博士,博士生导师,澳大利亚西澳大学商学院访问学者。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,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,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项,国家民委课题2项,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以及其他各类课题20余项。出版学术专著4部,编著1部,在《民族研究》《国际贸易问题》等CSSCI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。其中,1篇论文被《新华文摘》全文转载,6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期刊资料全文转载,5篇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全文转载,1篇被上海师范大学《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》摘录。获国家民委优秀成果二等奖2项,商务部全国商务发展研究成果奖三等奖1项,广西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,三等奖4项,广西优秀咨政报告1项,广西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(排名第2),二等奖1项(排名第1)。
主持课题
[1]突破边界效应:交通可达性、口岸城市与沿边高水平开放研究,国家自然科学基金(72264004),在研。
[2]我国沿边地区开放模式的比较、演进机理与实证研究,国家自然科学基金(41561027),结题。
[3]中国-东盟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的障碍及解决机制研究,国家自然科学基金(71363009),结题。
[4]中国-东盟自由贸易区背景下提高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开放型经济水平研究,国家社科基金(08CMZ013),结题。
[5]中国-东盟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研究,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(13YJC790043),结题。
学术著作
[1]胡超(2018):我国沿边地区开放的模式、格局与绩效,人民出版社。
[2]胡超(2015):中国-东盟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研究,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。
[3]胡超(2013):从边缘走向前沿:CAFTA背景下西南边疆地区开放型经济研究,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。
[4]胡超(2012):新形态国家分工与国际经济失衡研究,经济管理出版社。
学术论文
[1]胡超、廖万红、朱宇骁(2025):2015年以来广西边境贸易的波动增长及其治理研究,《民族研究》,第1期。
[2]胡超、李泰霖、廖万红(2023):“一带一路”背景下我国海外园区发展的经验、问题与未来转向,《国际贸易》,第10期。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期刊《国际经济文摘》2024年第1期转载。
[3]胡超、郭霞: 区域经济一体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——基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实证,《广西财经学院学报》,2021年第2期。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期刊《区域与城市经济》2021(9)文转载。
[4]胡超、张甜甜:广西兴边富民行动实践与转向,《民族研究》,2020年第6期。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期刊《民族问题研究》2021(4)全文转载。
[5]胡超:全面开放新格局下中国边境经济合作区转型升级研究,《西部论坛》,2019年第5期。被上海师范大学《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》2019(6)转摘。
[6]胡超: 中国-东盟自贸区进口通关时间的贸易效应及比较研究:基于不同时间密集型农产品的实证,《国际贸易问题》,2014年第8期。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期刊《国际贸易研究》2014(9)全文转载。
[7]胡超、张捷:制度环境与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的形成——基于跨国截面数据的实证,《南方经济》,2011年第2期。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期刊《国际贸易研究》2011(6)全文转载。
[8]胡超、张捷:“服务-制造”新形态国际分工的演进及可持续性分析,《广东商学院学报》,2010年第2期。被《新华文摘》2010(14)全文转载。
[9]胡超: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族地区边境贸易发展的演变轨迹与启示,《国际贸易问题》,2009年第6期。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期刊《民族问题研究》2009(8)全文转载。
[10]胡超:对外贸易与收入不平等——基于我国经验的研究,《国际贸易问题》,2008年第3期。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期刊《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》2008(5)全文转载。
学术奖励
[1] “一元导向·双向融合·三阶递进”的MIB高层次人次培养模式与实践,自治区级教学成果二等奖,排名第一。
[2]三维四拓、德能并举——民族高校经贸专业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,自治区级教学成果一等奖,排名第二。
[3]广西兴边富民行动的经验与转向,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,排名第一。
[4]我国沿边地区开放的模式、格局与绩效,国家民委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,独立。
[5]突破边界效应:城市化与边境民族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研究——以中越为例,国家民委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,独立。
邮箱:georgehch@163.com